近日,云南省多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文件,文件中要求:化工园区应按照“分类控制、分级管理、分步实施要求,结合产业结构、产业链特点、安全风险类型等实际情况,分区实行封闭化管理,建立门禁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品等物料、人员、车辆进出实施全过程监管。且文件附件中对云南省化工园区评分标准(试行)进行了详细规定。智易时代结合文件要求及项目实际需求,编写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监管方案。
项目背景:
我国工业园区产业化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园区的污染物排放源头众多,排放主体活动类型各异,各园区污染排放类型、方式、种类、数量差异性较大,园区复合污染物特征显著,这些特性都让工业园区特征污染物管控面临着巨大挑战。
工业园区是我国工厂企业聚集发展的场域,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空间载体,更是工业发展的主流形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战场。但工业园区在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其环保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做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成为发展工业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方案设计:
本方案结合园区管理实际情况,基于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等技术基础,以大数据为,聚焦工业园区周边环境生态,打造出高效化、智能化的工业园区周边环境监测解决方案,建立厂界及园区边界监测感知体系,重点涉及到大气、水、土壤、噪声以及视频监控等协同预警与监测监管平台建设,将自动监测数据实时回传到环境管理平台。平台融合地理GIS技术、物联网技术、视频等信息技术,建立预警管理平台“一张图”,可直观展示目前园区存在的风险单元、排污单元、周边环境情况,科学实现“实时监控、预防预警、指挥调度”等功能。帮助监管部门实时直观把控园区各项运营情况,提高监管力度,此外还能协助打造园区高效管理和科学决策的信息化运营模式,为园区行业信息化建设引ling示范。
系统构成:
工业园区一体化监测预警应急平台基于云计算技术和多维数据分析模型构建的集监测数据展示、预警和管控为一体的综合型管理平台,系统可以结合GIS地图实时显示园区内全部监测点的站点信息、监测数据,实现不同类型区域、不同功能点位、不同时间段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统计和对比,发现污染变化规律,定位污染严重的区域和时间段,为环境执法和决策提供更为及时有效的依据。系统可同时实时记录污染源排放数据,计算等效排放量,从而实现为区域达标排放的监管,污染责任界定以及对减排政策制定和效果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方案优势:
1.以地图、列表、、曲线等形式全面展示于“一张图”上,实现对工业园区周边环境数据的展示,满足监管部门对环境监测的需求,有助于其掌握工业园区周边环境质量。
2.借助报表统计、汇总报表等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为环保部门、环境监察部门与移动执法提供基础数据,为业务管理、工业园区周边环境评价、科学决策等提供有力支持。
3.可同时对工业园区周边环境的各种监测要素进行统一系统管理,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不仅满足统一监管的需求,还可降低多平台单独建设的成本。
硬件设备:
环境空气质量连续监测系统,具有自动监测、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网络传输、远程监控等功能。通过监测园区内的SO2、NO2、PM10、PM2.5、非甲烷总烃、氯化氢、氟化物、TVOC等空气质量指标,能够快速精准地分析到各监测点的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为环保部门的环境管理、预警预报提供强有力的数据基础和参考。
水质在线监测站房能够实现对在线监测因子的24小时全自动连续在线监测,及时准确的了解排污和治理的基本情况,对环境成本估算和治理流程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亦能方便国家、省、市、企业等各级相关环保部门实时了解本企业的排污情况,及时决策和采取相应措施。
环境噪声监测仪由噪声采集分析模块、通讯模块、电源模块组成, 是一种适合户外噪声实时监测的设备,设备可以选配颗粒物监测模块(TSP、PM2.5、 PM10)气象监测模块(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雨量)以及视频监控。 实现 24 小时自动监测,无需人工干预,稳定可靠。适用于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场景的监测。
土壤监测:每年丰、枯水期各监测1次园区内的PH、汞、镉、砷、铜、铅、铬、镍、锌,以及特征污染物:四氯化硅,及时发现土壤污染风险。将监测结果(包括企业自行监测)导入到系统中,建立地下水、土壤定期监测制度,平台自动实现数据分析、变化模拟、风险评估、预防预警等功能。
视频监控:建立完善门禁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利用信息化平台、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实现人员、车辆及物料进出全过程动态监管,通过对污染源前端监控视频的接入并进行智能分析,运用AI技术对视频画面进行辨识,实现视频的智能监控和污染值守。